低度浓香型白酒几个问题的探讨
2010-09-16 09:26:50
363484
收藏
管理
王凤丽,作者简介:1970年出生,山东高青人,大学学历, 酿酒品酒师,工程师,高级技师。主要从事白酒的研发工作,发表论文多篇。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健康消费已逐渐成为追求的理念。由于饮酒习惯有所改变,白酒的产品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巨大变化,低度白酒已成为当今市场上的主导产品。据统计,低度、降度酒占到市场份额的86%,成为中国白酒生产、消费的主流。
多年来,山东扳倒井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开展低度浓香型白酒的生产研究工作,低度白酒的市场份额逐年增长,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扳倒井浓香型白酒是以多粮原料、高温制曲、“二次窖泥”、续渣混蒸、“井窖发酵”、陶坛贮存等工艺精心酿制而成,低度浓香型白酒特点:香气淡雅、绵甜柔和、香味协调、尾净味长、风格典型。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做好低度浓香型白酒重点要做好基酒、除浊、勾调等几个方面。笔者现结合公司实际,就这几方面与同行一块探讨。
1 基础酒
基础酒质量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先决条件。低度白酒风味特征的完美,其关键是构成该酒体的基础酒的质量优劣。要达到高质量低度基础酒的质量标准,生产工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1 传统工艺与技术创新是生产优质基础酒的重要保证
1.1.1 原料
以高粱、玉米、小麦、糯米、大米等多种粮食为原料。玉米含有60多种挥发性成分,包括C1-C9的饱和醇及1-辛烯-3-醇、4-庚烯-2-醇;C2-C9的饱和醛及2,4-葵二烯醛,C6-C9 饱和甲基酮及4-庚烯-2-酮;芳香族化合物及2-戊基呋喃。白酒中芳香族化合物主要来源于玉米[1]。富含的植酸,经微生物发酵生成环己六醇和磷酸,磷酸能促进丙三醇的生成;大米、糯米淀粉含量较高,蛋白质及脂肪含量较少,利于低温缓慢发酵;小麦的挥发物中含有醛、酮、醇、酯等成分20多种,小麦的蛋白质、淀粉较多,经微生物作用生成较多的芳香物质,增加酒体陈香、绵长;高粱中的单宁及酚类化合物在其表皮内含量高,转化为芳香物质,使酒体香味浓郁。
多种粮食的精华,营养互补,为多种微量芳香成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1.1.2 大曲
多粮高温曲,采用小麦、大麦、豌豆为原料,大麦中含有醇、酸、酚、酮及内酯、吡嗪类等化合物,大麦经糖化酶作用产生的麦芽糖最多,有利于各类微生物生长繁殖。豌豆中有较高含量的蛋白质和硫胺素及2-甲基-3-乙基吡嗪,2-甲氧基-3-异丁基吡嗪等化合物[1],硫胺素热降解产生呋喃、呋喃硫醇、噻吩、噻唑等化合物,使曲香幽雅浓郁。蛋白质高,制曲可增加蛋白酶的含量,利于酿酒分解蛋白质增加酒香。大麦、豌豆是香兰素、香兰酸的来源,可给大曲带来清香味,从而形成浓香型白酒的复合香。
大曲不仅是糖化发酵剂,还是生物酶产生与储存的载体,大曲的优劣直接决定酒质的好坏。我们高温制曲顶温控制在58-62℃,这促进了原料中组分的降解和褐变反应(“美拉德反应”、“斯特勒克反应”、焦糖化反应及酶促褐变反应),有利于高温嗜热芽胞杆菌的生长繁殖。高温多水的情况下,高温细菌大量繁殖所产生的酶系将原料中的淀粉分解为糖,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糖脱水后与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生成呋喃、吡喃类及醛类风味物质,氨基酸与氨基酸发生反应生成吡嗪类风味物质……大曲在发酵过程中所积累的这些风味物质对酒体香味成分的生成起着重大作用。
1.1.3 采用独创的“二次窖泥技术”和独特的“井窖”窖池发酵
采用“二次窖泥技术”制备的窖泥与老工艺相比,己酸乙酯提高了1.6-2.8倍,优质率提高了13.7%-15.6%,香味成分明显增多。
采用“井窖”窖池发酵,恒温恒湿,厌氧环境有利于己酸菌、丁酸菌、甲烷菌等厌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利于芳香物质的生成,同时也有利于抑制杂菌。
1.1.4 采用科学的工艺控制(即一低、二长、三高、四适当)[2]
低温入窖发酵、低温缓慢发酵有利于甘油、环己六醇等醇甜物质的生成,除夏季外,入池温度一般控制在16℃以下。
加大清蒸糠壳的时间,先清洗糠壳,蒸糠时间在3h以上,有利于去除显腐烂稻草味的4-乙烯基苯酚、4-乙烯基愈创苯酚及少量的硫化氢和乙醛。
沸水量水,量水温度在100℃,有利于原料颗粒充分吸水,淀粉颗粒的破坏,增加与曲粉的接触面积,易于糖化。且高温量水有利于抑制杂菌,尤其是乳酸菌,利于控乳。
采用高温堆积工艺,堆积温度控制在45-50℃。高温堆积过程是富集空气中酵母菌且大量增殖的过程,进而增加了单细胞蛋白,使糟醅中的蛋白质含量大幅度提高,同时也是细菌的增殖过程。堆积过程中淀粉、蛋白质分解,糖分、总酯上升,温度升高,糟醅发出悦人的复合香,高级醇、乙缩醛、双乙酰、2,3-丁二醇、酯类及杂环类化合物均明显升高。堆积时间长,香味突出,酒体变得幽雅细腻、绵柔丰满。
发酵期在75d,发酵期长,使母糟与窖泥有更多的接触时间,有利于窖内的酯化和芳香成分的形成,做对比试验,发酵期在45d,酒的己酸乙酯一般在130mg/100ml,发酵期75d,己酸乙酯一般在480mg/100ml。
采用高进高出的方法控制酸度和淀粉含量,入池酸度1.8-2.2,可使己酸乙酯增加50-80mg/100ml,入池淀粉20%-22%,含量高,利于微生物发酵升温及香味物质的生成。出池酸度3.8-4.2,出池淀粉12%-13.5%。
适当水分,用糠量:入池水分53%-54%,出池水分58%-60%,糠壳控制在原料的20%以内,保证母糟疏松及正常发酵、蒸馏。
正确的装甑、蒸馏方法:上甑要轻、撒、
匀、铺,探汽上甑,上平上匀,甑内料中低边高,蒸馏要缓火蒸馏,大汽追尾。
1.1.5 运用独特的陶坛贮存工艺
基酒在陶坛贮存一年(而后转入不锈钢大罐),调味酒贮存5年以上,通过陶坛贮存,消除了新酒味,自然产生一种让人心旷神怡、幽雅细腻、愉快的独特香味,从而突出“扳倒井”的特点。
1.2 基础酒科学合理组合[3]
1.2.1 在色谱的骨架成分指导下确定各等级基酒的组合比例
扳倒井股份有限公司引进了具有国际顶尖水平的日本岛津气相色谱、美国惠普质普仪、分析检测仪等仪器,分析微量成分达近百种。我们生产的基酒分为五大等级,各等级的基酒理化指标和感观指标都有明显的差别,因此在确定其比例时,应重点参考本公司的色谱骨架成分与感观标准来确定。
一般来说,前香大的酒可与前香不足而后味醇厚的酒组合;后味浓厚与后味较寡淡的酒组合;回味不足的酒可与一些香味大、绵甜的酒组合。基酒组合的另一条基本原则:不将带杂味的酒带入基础酒,否则将给调味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
2 除浊
基础酒降度后,以高级脂肪酸乙酯(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亚油酸乙酯)为主的香气成分(还包括呈香呈味的其它酯类,及少量的酸、醇、醛),因酒度降低溶解度减少而析出,造成酒体浑浊。解决浑浊的办法有:①冷冻过滤法,基酒在-10℃冷冻处理,低温下过滤除浊。②淀粉吸附法,采用淀粉吸附酒中的浑浊物。③活性炭吸附法,采用活性炭做吸附和过滤介质来除去沉淀和浑浊物。④离子交换法。⑤无机矿物质吸附法。⑥分子筛及超滤法。⑦再蒸馏法。⑧表面活性剂添加法等。采用何种除浊方法,可根据各厂情况,做批量试验,确定其合理的工艺条件。
扳倒井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处理酒体浑浊。活性炭具有极高的化学惰性,安全性;具有强烈的脱臭作用;具有发达孔隙结构,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活性炭吸附法处理酒,还能最大限度地保持酒的原始风格;它的吸附效果好且用量少。我们采用“汪洋牌” JT-201型酒用活性炭,其用量以34°酒为例,做的实验见。
通过实验,低度酒最佳用量1‰,吸附时间24h(间歇搅拌2次,用硅酸土过滤机过滤)。这时间内香味物质损失相对较少且耐低温。一般来说,活性炭的用量与被处理酒的酒质、酒度及温度有关。基础酒不好或基础酒酒度低或酒温低,则要适当多用。在选用活性炭处理低度酒时,要根据自身实际酒质、酒度、酒温进行实验求得最佳用量。
各种除浊方法,虽都能使酒液清澈透明,但对低度酒的风味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要用优质的调味酒来“画龙点睛”。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健康消费已逐渐成为追求的理念。由于饮酒习惯有所改变,白酒的产品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巨大变化,低度白酒已成为当今市场上的主导产品。据统计,低度、降度酒占到市场份额的86%,成为中国白酒生产、消费的主流。
多年来,山东扳倒井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开展低度浓香型白酒的生产研究工作,低度白酒的市场份额逐年增长,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扳倒井浓香型白酒是以多粮原料、高温制曲、“二次窖泥”、续渣混蒸、“井窖发酵”、陶坛贮存等工艺精心酿制而成,低度浓香型白酒特点:香气淡雅、绵甜柔和、香味协调、尾净味长、风格典型。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做好低度浓香型白酒重点要做好基酒、除浊、勾调等几个方面。笔者现结合公司实际,就这几方面与同行一块探讨。
1 基础酒
基础酒质量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先决条件。低度白酒风味特征的完美,其关键是构成该酒体的基础酒的质量优劣。要达到高质量低度基础酒的质量标准,生产工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1 传统工艺与技术创新是生产优质基础酒的重要保证
1.1.1 原料
以高粱、玉米、小麦、糯米、大米等多种粮食为原料。玉米含有60多种挥发性成分,包括C1-C9的饱和醇及1-辛烯-3-醇、4-庚烯-2-醇;C2-C9的饱和醛及2,4-葵二烯醛,C6-C9 饱和甲基酮及4-庚烯-2-酮;芳香族化合物及2-戊基呋喃。白酒中芳香族化合物主要来源于玉米[1]。富含的植酸,经微生物发酵生成环己六醇和磷酸,磷酸能促进丙三醇的生成;大米、糯米淀粉含量较高,蛋白质及脂肪含量较少,利于低温缓慢发酵;小麦的挥发物中含有醛、酮、醇、酯等成分20多种,小麦的蛋白质、淀粉较多,经微生物作用生成较多的芳香物质,增加酒体陈香、绵长;高粱中的单宁及酚类化合物在其表皮内含量高,转化为芳香物质,使酒体香味浓郁。
多种粮食的精华,营养互补,为多种微量芳香成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1.1.2 大曲
多粮高温曲,采用小麦、大麦、豌豆为原料,大麦中含有醇、酸、酚、酮及内酯、吡嗪类等化合物,大麦经糖化酶作用产生的麦芽糖最多,有利于各类微生物生长繁殖。豌豆中有较高含量的蛋白质和硫胺素及2-甲基-3-乙基吡嗪,2-甲氧基-3-异丁基吡嗪等化合物[1],硫胺素热降解产生呋喃、呋喃硫醇、噻吩、噻唑等化合物,使曲香幽雅浓郁。蛋白质高,制曲可增加蛋白酶的含量,利于酿酒分解蛋白质增加酒香。大麦、豌豆是香兰素、香兰酸的来源,可给大曲带来清香味,从而形成浓香型白酒的复合香。
大曲不仅是糖化发酵剂,还是生物酶产生与储存的载体,大曲的优劣直接决定酒质的好坏。我们高温制曲顶温控制在58-62℃,这促进了原料中组分的降解和褐变反应(“美拉德反应”、“斯特勒克反应”、焦糖化反应及酶促褐变反应),有利于高温嗜热芽胞杆菌的生长繁殖。高温多水的情况下,高温细菌大量繁殖所产生的酶系将原料中的淀粉分解为糖,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糖脱水后与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生成呋喃、吡喃类及醛类风味物质,氨基酸与氨基酸发生反应生成吡嗪类风味物质……大曲在发酵过程中所积累的这些风味物质对酒体香味成分的生成起着重大作用。
1.1.3 采用独创的“二次窖泥技术”和独特的“井窖”窖池发酵
采用“二次窖泥技术”制备的窖泥与老工艺相比,己酸乙酯提高了1.6-2.8倍,优质率提高了13.7%-15.6%,香味成分明显增多。
采用“井窖”窖池发酵,恒温恒湿,厌氧环境有利于己酸菌、丁酸菌、甲烷菌等厌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利于芳香物质的生成,同时也有利于抑制杂菌。
1.1.4 采用科学的工艺控制(即一低、二长、三高、四适当)[2]
低温入窖发酵、低温缓慢发酵有利于甘油、环己六醇等醇甜物质的生成,除夏季外,入池温度一般控制在16℃以下。
加大清蒸糠壳的时间,先清洗糠壳,蒸糠时间在3h以上,有利于去除显腐烂稻草味的4-乙烯基苯酚、4-乙烯基愈创苯酚及少量的硫化氢和乙醛。
沸水量水,量水温度在100℃,有利于原料颗粒充分吸水,淀粉颗粒的破坏,增加与曲粉的接触面积,易于糖化。且高温量水有利于抑制杂菌,尤其是乳酸菌,利于控乳。
采用高温堆积工艺,堆积温度控制在45-50℃。高温堆积过程是富集空气中酵母菌且大量增殖的过程,进而增加了单细胞蛋白,使糟醅中的蛋白质含量大幅度提高,同时也是细菌的增殖过程。堆积过程中淀粉、蛋白质分解,糖分、总酯上升,温度升高,糟醅发出悦人的复合香,高级醇、乙缩醛、双乙酰、2,3-丁二醇、酯类及杂环类化合物均明显升高。堆积时间长,香味突出,酒体变得幽雅细腻、绵柔丰满。
发酵期在75d,发酵期长,使母糟与窖泥有更多的接触时间,有利于窖内的酯化和芳香成分的形成,做对比试验,发酵期在45d,酒的己酸乙酯一般在130mg/100ml,发酵期75d,己酸乙酯一般在480mg/100ml。
采用高进高出的方法控制酸度和淀粉含量,入池酸度1.8-2.2,可使己酸乙酯增加50-80mg/100ml,入池淀粉20%-22%,含量高,利于微生物发酵升温及香味物质的生成。出池酸度3.8-4.2,出池淀粉12%-13.5%。
适当水分,用糠量:入池水分53%-54%,出池水分58%-60%,糠壳控制在原料的20%以内,保证母糟疏松及正常发酵、蒸馏。
正确的装甑、蒸馏方法:上甑要轻、撒、
匀、铺,探汽上甑,上平上匀,甑内料中低边高,蒸馏要缓火蒸馏,大汽追尾。
1.1.5 运用独特的陶坛贮存工艺
基酒在陶坛贮存一年(而后转入不锈钢大罐),调味酒贮存5年以上,通过陶坛贮存,消除了新酒味,自然产生一种让人心旷神怡、幽雅细腻、愉快的独特香味,从而突出“扳倒井”的特点。
1.2 基础酒科学合理组合[3]
1.2.1 在色谱的骨架成分指导下确定各等级基酒的组合比例
扳倒井股份有限公司引进了具有国际顶尖水平的日本岛津气相色谱、美国惠普质普仪、分析检测仪等仪器,分析微量成分达近百种。我们生产的基酒分为五大等级,各等级的基酒理化指标和感观指标都有明显的差别,因此在确定其比例时,应重点参考本公司的色谱骨架成分与感观标准来确定。
一般来说,前香大的酒可与前香不足而后味醇厚的酒组合;后味浓厚与后味较寡淡的酒组合;回味不足的酒可与一些香味大、绵甜的酒组合。基酒组合的另一条基本原则:不将带杂味的酒带入基础酒,否则将给调味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
2 除浊
基础酒降度后,以高级脂肪酸乙酯(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亚油酸乙酯)为主的香气成分(还包括呈香呈味的其它酯类,及少量的酸、醇、醛),因酒度降低溶解度减少而析出,造成酒体浑浊。解决浑浊的办法有:①冷冻过滤法,基酒在-10℃冷冻处理,低温下过滤除浊。②淀粉吸附法,采用淀粉吸附酒中的浑浊物。③活性炭吸附法,采用活性炭做吸附和过滤介质来除去沉淀和浑浊物。④离子交换法。⑤无机矿物质吸附法。⑥分子筛及超滤法。⑦再蒸馏法。⑧表面活性剂添加法等。采用何种除浊方法,可根据各厂情况,做批量试验,确定其合理的工艺条件。
扳倒井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处理酒体浑浊。活性炭具有极高的化学惰性,安全性;具有强烈的脱臭作用;具有发达孔隙结构,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活性炭吸附法处理酒,还能最大限度地保持酒的原始风格;它的吸附效果好且用量少。我们采用“汪洋牌” JT-201型酒用活性炭,其用量以34°酒为例,做的实验见。
通过实验,低度酒最佳用量1‰,吸附时间24h(间歇搅拌2次,用硅酸土过滤机过滤)。这时间内香味物质损失相对较少且耐低温。一般来说,活性炭的用量与被处理酒的酒质、酒度及温度有关。基础酒不好或基础酒酒度低或酒温低,则要适当多用。在选用活性炭处理低度酒时,要根据自身实际酒质、酒度、酒温进行实验求得最佳用量。
各种除浊方法,虽都能使酒液清澈透明,但对低度酒的风味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要用优质的调味酒来“画龙点睛”。
标签云
问题,低度,浓香型白酒,几个,探讨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