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4年至今连续7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无一例外全部提到了农村沼气建设,其中4年提到“大中型沼气”,对其态度则从2006年的“支持”演变到今年的“加快推进”。
与自给自足的户用沼气不同,大中型沼气是“一家建池,全村买气”。记者9 月中旬在淄博市采访发现,这样的商品沼气正在蚕食户用小型沼气的地盘,在农村渐成星火燎原之势,未来推广潜力不容忽视。
大沼气“收编”小沼气
与一家一户的小沼气不同,高青县木李镇茹窑村村民杨成钢家的管道上方多了一个沼气流量表。去年5 月至今年9月1日,杨成钢用了 116.64立方米沼气,按照 1.2元/立方米的价格,他需要支付140元的沼气费。
杨成钢家原先也有一口沼气池,因夫妇俩常年在外打工,沼池得不到充分利用,缺乏管护的沼池容易渗水跑气。 2009年初,村里的养猪大户茹会建起一个中型沼气池,杨成钢自掏腰包铺上管道,成了茹会商品沼气的第一批用户,自家的小沼池则改成了化粪池。
9月13 日,杨成钢给记者认真对比了一下商品沼气和小沼气的不同:“小沼气一年一清池50元、两年一投料 108 元,再加上日常维护费,一年下不来 120元。买沼气一年也花这些钱,但省钱、省心、省力。”
和他一样,村里已有7 家打工户与茹会签订了用气协议。
目前在淄博农村,大中型沼气日渐兴起,大沼气对小沼气的“收编”已经势不可挡。据悉,目前高青县龙大畜禽和布莱凯特科技牧业公司的大型沼气均已建成投用;大地肉牛、德忠牧业等4处养殖小区的大型沼气也正在规划中。临淄区建成规模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 6 处,年产沼气量300万立方米,可供应 2800 余户用气。
看似赔本却有赚
“现在一罐 12公斤的液化气要70元,三口之家顶多烧 40天,一天就是 1.75元;有些邻居以前用电做饭,一天也要 1.2元到 1.5元;如今村里集中供沼气,一立方米1 元钱,三口之家一天1方蛮够用,一年可省下 200 多元,用着还省心省力。”临淄区朱台镇后夏村村民徐学凯9月17日给记者打了一通“小算盘”。
沼气定价多少钱合适?后夏村村支书徐耀奇列出成本:雇了 3位村民,1人照看设备,2 人运粪,每人每月 1000 元,外加粪肥、水电成本,每月运行费用要四五千元; 150 户村民,一户一天一立方米,按每立方米1元计,每月收取的沼气费最高时约5000 元,冬天由于发酵罐位于恒温大棚产气不受影响,但百姓在家生炉子用气少,个别月份沼气费只有几百块钱,收支大致相抵甚至略有亏损。
茹窑村茹会的账本则是:每年投料清料各一次需 1312元,维护费50元/年,沼气池一年只用8个月,共产沼气2500立方米,照此计算每方沼气成本为1.19 元,而他与沼气用户的协议价仅有每立方米1.2元。
然而,大型沼气争相上马的事实,显然说明商品沼气有钱可赚。淄川区双杨镇法家村建有1000 立方米的大型沼气,一年人工费、维护费、秸秆原料费及折旧费等运行成本总计 32.6万元。而按日产沼气 800 立方米计,每方气售价 1.3 元,每年售气 37.4万元,沼气收入就能维持运行,而年产沼渣 500 吨,沼液 2000吨,按沼渣 500元/吨、沼液 100元/吨售价,总计45 万元则成了净利润。
大型沼气前景广阔
较为成熟的户用沼气被农民誉为“填不满的垃圾坑、烧不完的燃气罐、用不尽的肥料库”,一个8立方米的沼气池足够5 口之家使用,如今这类小型沼气稳稳占据着农村沼气主流市场,仅淄博农村户用沼气池就有 7.7万个。
然而,相比户用沼气,大型沼气的优势正在凸显,其推广前景更为广阔。
改善当前农村生态环境需要大型沼气。据测算,法家村沼气工程因替代煤炭燃烧,年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 583 吨,二氧化硫1836公斤,氮氧化物1598 公斤,生态效益明显。 号称农村环境“顽疾”的草堆、粪堆、垃圾堆等三大堆,通过大型沼气变废为宝,由此延伸出去,还促进了农业废弃物能源化、 清洁化、 肥料化的综合利用,形成了“秸秆青贮—养殖—粪便—沼气—沼液沼渣有机肥—绿色农业”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去年,临淄区共有2.1万亩蔬菜、 4.3万亩粮食作物施用了沼液、沼渣,仅此一项就节支增收1155万元。
国家和地方当前都在鼓励农村新能源的发展。 茹会表示,一个50立方米容积的沼气池,造价为2.5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到位资金 0.75 万元,地方配套资金0.75 万元,他自筹资金仅需 1万元。我省是畜牧大省,大型养殖场遍布各地,兴建大型沼气的优势得天独厚。 高青全县目前有畜牧养殖小区126处,存栏奶牛 3万头、肉牛 8 万头,生猪年存栏7万头,肉鸭年出栏1500万只,牲畜家禽粪便等沼气原料异常丰富,多数养殖小区都在规划建设大型沼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