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联系我们
    • 电话:0533-8795695
    • 手机/微信:138 5333 5695
    • 微信公众号:sdgqchcpncom
    • 客服邮箱:chcpn@chqbxs.com
    高青历史之大清王朝
    2010-10-24 20:19:18 291937
  • 收藏
  • 管理
    第一节重大事件
            一、谢迁反清起义       
            朱明王朝经历了两百多年的统治,1644年终于在闯王李自成的攻击下灭亡了。随即清朝的八旗子弟在吴三桂的带领下,大举入关,一举打败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建立了大清王朝,是顺治元年。
            有意思的是,清兵入关是打着“代明剿贼”、“吊民伐罪”的旗号来的,也就是说,是来帮助明朝的。只可惜“剿贼”以后,就真的“代明”了,当然,政治这个东西是不可当真的,当真了就是傻子。
            清廷标榜的“代明剿贼”,“吊民伐罪”以及对汉族官绅的某些笼络政策只收到部分效果,既不能代表广大贫苦农民的意向,也不能说所有北方汉族官绅都心悦诚服地归顺清朝。
            在大顺政权统治的短暂时期里,农民们如释重负,扬眉吐气,由衷地拥护实行免赋政策的大顺政权。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甲申夏季,原先到处“土贼蜂起”的山西、河北、山东、河南等地一度出现了“太平景象”。可惜好景不长,清军入关后,公开宣布维护当地官绅的既得利益,同时恢复征粮征赋,新旧官绅有恃无恐地大搞反攻倒算,各地自发性的武装反抗烽火连天,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甚至超过了明末崇祯时期。
            清初山东各地的反清斗争不少。如《武定府志》记载:“顺治三年冬十月,寇破沾化,令与尉死焉。四年夏六月破阳信;秋九月破海丰。是时寇势张甚。”冠县在顺治三年有裴守政、刘丝桐起义;顺治五年有王奎光起义。顺治四年十一月十二日,义军丁鸣吾(有的史籍写作丁明吾)、周魁轩带领骑兵四百余名、步兵不计其数,攻克峄山,夺取库藏财物,释放狱囚。高唐州有蔡乃憨(有的史籍写作蔡奶憨)、周桂轩、崔三棱等起义,于顺治三年十月攻破州城。夏津县有宋鸭蛋、陈国造、三帽檐子的反清斗争。东昌府有丁维岳领导的起义,攻克寿张县;同月十四日杨云山部义军又攻克堂邑县,对运河交通构成重大威胁。
            顺治三年(1646年)冬,高苑人谢迁在高苑县领导农民反清起义,攻克高苑县城,处死清朝知县武振华,将该“县百姓照册点名”。
            乾隆二十四年《高苑县志*武振华传》记载:顺治“三年冬,土贼谢率众围城,振华登禆据守,外援不至,城陷以死。”虽然是“土贼”,但看来人数不少,战斗力也不是很差,所以很快攻下县城并杀死了知县。
            攻占高苑以后,谢迁向西进军。民国二十四年《青城县志*祥异志》也有记载:“顺治四年,高苑贼谢迁据刘家镇(邑之南境),官兵攻之,迁突围走,官兵歼其党。”其下还有一段小注说,谢迁突围而走之后,剩下的义军被消灭,还有本地的居民二十七人被清兵杀害。
            对于谢迁,我们知道的很少,旧志书上只是简单的提了这么几句话,他是哪个村庄的人都不知道 ,只是在民间传说中提到谢迁是田镇谢家仓人。据传说谢家仓之所以叫谢家仓就是因为曾经做过谢迁起义军的仓库。倒是淄川的蒲松龄老先生在其著作《聊斋志异 鬼哭》里面第一句就说:“谢迁之变,宦第皆为贼窟。”
            谢迁从刘家镇突围以后,率领起义军又攻克新城县。顺治四年(1647年)四月二十六日攻破长山县,活捉清知县周懋臣,随将库载银两席卷而去。六月十三日谢迁率领义军突然进抵淄川城下。城中义士丁可泽等充当内应,于第二天凌晨破城,擒获降清乡绅孙之獬。
            孙之獬,山东淄川人,明朝天启年间进士,官至侍讲。孙之獬在明末清初官场上是一个声名狼藉的人物。崇祯初年惩办魏忠贤阉党,他抱着《三朝要典》哭告太庙,公开为魏忠贤及其阉党鸣冤,从此列名逆党,废黜不用。
            清兵入京后,他立即投靠新主,极尽巴结之能事。据《研堂见闻杂记》云:“我朝之初入中国也,衣冠一仍汉制。……有山东进士孙之獬阴为计,首剃发迎降,以冀独得欢心。乃归满班,则满人以其为汉人也,不受;归汉班,则汉以其为满饰也,不容。于是羞愤上疏,大略谓:‘陛下平定中国,万里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于是削发令下。而中原之民无不人人思挺螳臂,拒蛙斗,处处蜂起,江南百万生灵,尽膏野草,皆之獬一言激之也。原其心,止起于贪慕富贵,一念无耻,遂酿荼毒无穷之祸。”
            这段话大致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清军入关建立清朝之初,清世祖因天下未定,为收揽人心,允许明朝的降臣上朝时仍穿明朝服饰,只是满、汉大臣各站一班。
              孙之獬求宠心切,有心“标异而示亲”。一日上朝时他变得焕然一新,不但剃了发,留了辫还改穿了满族官吏的服装。当大臣们步入朝堂站班时,他大大咧咧地走进了满族大臣的行列。满族大臣都自谓高人一等,哪能容忍属下的汉臣孙之獬与之同班?七嘴八舌、你推我拉的把他逐出班外,汉臣见状,多有掩面窃笑者。孙之獬自讨没趣,悻悻然走回汉班,汉臣恨他过于逢迎求宠,一个紧挨一个毫不松动,不让他入班。
              徘徊于两班之间的孙之獬进退不得,狼狈万状。恼羞成怒之下,向清世祖上了一道奏章,奏章中说:“皇帝您平定了天下,到处都在变革求新,但是人们的服饰还没有改变,依然是大明朝的服饰,这是陛下您随从中原,不是中原之人随从您。这样看来很难说已经平定了中国,也不能说人们已经臣服啊。”
            清世祖本有此意,顺手推舟准孙之獬所奏下达了剃发令。剃发严重伤害了汉人的感情,他们纷起抗争,悲壮激烈的反剃发斗争风起云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无数中原人士为此付出了性命,这都是孙之獬上书造成的。其实这也有些冤枉,孙并不能左右清廷的本意,不过他的行为可也算是无耻之尤了。
            谢迁义军深恨其无耻,用锥子遍刺其身,插上头发,恨声不绝地骂道:“我为汝种发!”孙之獬自知众怒难犯,已无活理,破口大骂。义军将其口缝上,凌迟而死,还把他在城中的孙子、曾孙杀了个干净。顾炎武听到这个消息后,极为开心,特作《淄川行》一首志庆:“张伯松,巧为奏,大纛高牙拥前后。罢将印,归里中,东国有兵鼓逢逢。鼓逢逢,旗猎猎,淄川城下围三匝。围三匝,开城门,取汝一头谢元元。”
            谢迁率领起义军据守淄川县城达两月之久,后来被清军挖地道用火药轰塌城墙,才失守。
            起义失败了,谢迁的下落没有记载,也许战死也许逃脱,不知道了。但是,无论如何,谢迁也是高苑历史上的一个勇士.。
            青城文昌阁
         文昌阁又称魁星楼,位于青城之十字街,是青城的标志性建筑。也是高青县文物古迹的标志性建筑。
         文昌帝君为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文昌本星名,是天上六星之总称,即文昌宫。一说在北斗魁前,一说在北斗之左。六星各有星名,称上将、次将、贵相、司命、司中、司禄等。亦称文曲星,或文星,古时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文昌封为帝君,并且又称梓潼帝君,当是元仁宗时之事。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封梓潼神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成为读书人顶礼膜拜的神祗。
            魁星原为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宿之一“奎星”的俗称,指北斗七星的前四星,此四星除合称“魁星”外,并被并称为“斗魁”。后来道教尊其为主宰文运的神,作为文昌帝君的侍神。魁星信仰盛于宋代,从此经久不衰,成为封建社会读书人于文昌帝君之外崇信最甚的神。
            青城县文昌阁,初建于明弘治十五年(1502),位于南门以东、昭文门以西的城墙内侧。历经二百余年后,阁残欲废。
            其实,不仅是青城县,自宋朝以后,随着科举制度的确立,各地都有文昌、魁星崇拜,全国现存的就有26座文昌阁,山东3处。
            清乾隆元年(1736),在城内十字街上修建文台,在台上祭祀。又经数年,集资移建文昌阁于文台上。乾隆二十年(1755)夏完工。青城八景之一的“高阁晴霞”即源于此。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知县张微垣在原文昌阁遗址上倡建魁星楼,高三仞,与文昌阁遥望。每年分别祭祀文昌、魁星二神。后魁星楼因水患失修倒塌。乃移魁星神位于文昌阁并祀。
            此为人们对当今十字街上的建筑即名魁星楼又称文昌阁的由来。
        三、黄河夺道大清河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它曾孕育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中国的北方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都与黄河密切相关。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常受自然和人为因素所左右而造成决口改道,给当地的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改道,给当地的社会和人民带来了一场可怕的灾难。另外,此次黄河下游决口改道也使得黄、淮两河的下游河貌以及这一岸段的海岸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总之,咸丰五年的黄河铜瓦厢大决口是作为一次历史地理大事件载入史册的。
        铜瓦厢,在兰考县东坝头乡以西,即今河南兰考县西北16公里处,为明、清两代河防险要之一。历史进入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夏天,入伏以后,黄河两岸就到了险象环生的汛期。六月中旬,大雨昼夜不辍,上游各支流的汇注再加上河水干流本身的盛涨,还有长期以来两岸堤坝的被水冲刷,几相交织,使黄河呈扑天之势冲到下游来。下游两岸普遍漫滩,一望无际,有许多地方堤水相平。大祸在即,是不可避免的。
            咸丰五年六月十九日(公元1855年8月1日),黄河下游的汛水借助一阵强劲的南风,掀腾起巨浪,冲决了位于河南兰阳县北岸铜瓦厢的堤岸。“水助风势,其势必不可挡”的现象在此得到了印证。对此,当时署河东河道总督蒋启扬在二十日的奏折中做了详尽地描述,他说到:“……臣仍督饬竭力抢办,道厅文武员弁,于黑夜泥淖之中,或加帮后戗,或札枕挡护,均竭尽心力。无如水势复长,所加之土,不敌所长之水。适值南风暴发,巨浪掀腾,直扑堤顶,兵夫不能站立,人力难施。以致于十九日漫溢过水,初尚分溜三分,于二十日,全行夺溜。下游正河,业已断流。该处土性沙松,口门刷宽七八十丈。臣心惊胆裂,泪汗交流。……”
            河决之后,水出三堡口门,先向西北斜注,淹及封丘、祥符各县的村庄,接着折向东北,淹及了兰仪、考城,以及直隶的长垣(今属河南)等县的村庄。当河水行至长垣县的兰通集时,大溜分成两股:一股由赵王河下注,经山东曹州府迤南,至张秋镇穿运;另一股走长垣县的小清集,行至东明县的雷家庄时又分成两股;一股由直隶东明县南门外下注,经山东曹州府与走赵王河的那一股汇流入张秋镇穿运;一股由东明县北门外下注,经茅草河,由山东濮州城、范县迤南,渐东北行,同样行至张秋镇穿运。总之,河水漫溢之后分为三股行走,但最后均汇至张秋穿运,统归大清河。
            大清河是在唐朝天宝年间,黄河决口行漯水故道形成的河流。后来在宋熙宁十年、金明昌五年黄河多次决口,济水已经不复存在,名之曰大清河。宋朝末年黄河南徙,夺淮入海,大清河专行荷水、汶水,是山东的一条重要航运通道。
            至1855年大清河从此结束了它的历史,被黄河所替代。
            大河决口,给社会带来的直接影响是灾害:洪水吞没了大量的农田和城镇,夺走许多人的生命及财产,造成的悲剧惨不忍睹。七月二十一日(9月2日),山东巡抚崇恩的奏章说到:“近日水势迭长,滔滔下注。水势异常汹涌,运河两岸堤堰,间断漫塌。大清河之水,有高过崖岸丈余者,荷濮以下,寿东以上,尽遭淹没。其他如东平、汶上、平阴、荏平、长清、肥城、齐河、历城、济阳、齐东、惠民、滨州、蒲台、利津等州县,凡系运河及大清河所经之地,均被波及。兼因六月下旬七月初旬,连日大雨如注,各路山坡沟渠诸水,应由运河及大清河消纳者,俱因外水顶托,内水无路宣泄。故虽距河较远之处,亦莫不有泛滥之虞。”此处虽然没有提到高苑、青城,但是有齐东、惠民、蒲台等县,我想高苑、青城也是逃不脱的。

    上一页:黄三角10年后将有五大城市 专家建议统一区号 下一页:淄博市人大内司委召开老年人权益保障立法工作座谈会
    全部评论(0)
     
    网页即时交流
    QQ咨询
    咨询热线
    020-28998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