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黄河三角洲城镇发展规划》、《鲁南地区城镇发展规划》。
据了解,国务院分别于2009年、2011年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我省这两大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落实好这两大国家战略,优化我省城镇布局,增强区域竞争力,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分别委托清华大学和省规划院编制了《黄河三角洲城镇发展规划》和《鲁南地区城镇发展规划》,目前这两项《规划》已由省政府正式批准实施。
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顾朝林表示,在3年的规划过程中,专家们一直在考虑:黄三角发展必须树立“一个城区”的理念。“省里必须和东营、滨州协调好,让他们把力聚起来,向一个巨型中心城市发展,不要分散。”
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柴宝贵也谈到这个观点。他说,在鲁南地区城镇化的过程中,也必须打“组合拳”。“今后不是靠哪个城市单打独斗加快城镇化,而是必须做大城市集群。拼资源、拼环境也不是新型城镇化。”
鲁南地区城镇发展规划范围为:山东南部新菏兖日铁路、日兰高速公路沿线地带,包括日照、临沂、济宁、枣庄、菏泽5市。
依托环渤海经济圈
以点带面区域开发
黄三角城镇规划可简要概括为“三大战略构思、一个城市区、两条城镇带、四港四区四节点、五大功能定位、六级规模结构”。
关键词:中心城
以东营、滨州为中心
根据规划,黄三角城镇化主要是依托环渤海经济圈发展城镇体系,将黄河三角洲建设成为环渤海重要的城镇发展区;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启动新经济增长点,构筑区域发展新平台;重点发展东营、滨州中心城市,集中发展四港四区,积极发展乐陵、邹平、寿光、莱州、庆云节点城市,以点带面实施区域空间开发。
黄三角欲打造的城市区,即东营—垦利—利津—滨州多中心巨型城市区。在规划期内,以黄三角高效经济生态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为背景,着眼于共同打造黄河三角洲双核型强中心城市,通过快速交通体系相互连接,以东城区、西城区、利津县和滨州区为依托,建成走廊型组合城市。
远期构建东营—垦利—利津—滨州多中心巨型城市区,城市人口达到200万以上;加快建设寿光、莱州、邹平,人口规模控制在50万人左右。
关键词:循环经济
盐碱地将建成鱼米乡
发展循环经济将是黄三角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规划里循环经济示范区的重点领域有:盐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利用丰富的海盐和卤水资源,以生态产业为导向,建设全国盐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形成粮—棉—菜—林—畜—渔—工相结合的多元化生态产业链网,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林牧渔复合生态系统,成为国家重要的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基地。
到2020年,东营、滨州、寿光和莱州发展成为5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邹平等9个县城发展成为20万人以上的中等城市,庆云等8个县城发展成为10万人以上的小城市,广饶大王、寿光羊口、邹平魏桥、莱州沙河和朱桥5个建制镇发展成为5万人以上的小城市,22个建制镇发展成为2-5万人的小城市。
黄三角城镇规划范围包括东营市、滨州市,潍坊市的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市的乐陵市、庆云县,淄博的高青县和烟台的莱州市,共6个地级市的19个县(市、区)
依托仨经济区
打造仨城镇群
《鲁南地区城镇发展规划》设计六大发展战略,将打造一条城镇带、三个城镇群、四类管制区、五级城镇,把鲁南建设成鲁苏豫皖边界区域新的经济隆起带、山东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关键词:城镇群
打造三个城镇群
鲁南地区城镇发展战略里,将重点发展三个城镇群:即日照-临沂、济宁-枣庄和菏泽三个城镇群。
其中,日照—临沂城镇群是积极发展蓝色经济和陆桥经济,使日照港与临沂空港密切联系,功能互补。
济宁-枣庄城镇群是依托济兖邹曲嘉复合中心,枣薛经济带和滕州、微山构成的枣薛滕金三角,培育成为淮海经济区重要的城镇群。
菏泽城镇群是发挥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和交通优势,力争发展成为苏鲁豫皖交界地区最重要的城镇群。
关键词:城镇带
依托仨经济区发展城镇带
一条城镇带即鲁南城镇带,依托鲁南经济带尤其是鲁南临港产业带的开发建设,构筑我省南部城镇发展密集带。
济宁-枣庄运河经济区,以济宁、枣庄为中心城市,充分发挥京杭运河功能,大力发展沿运河经济,积极发展以京杭大运河为依托的工业园区和以港口为依托的优势产业集群。
菏泽京新沿路经济区,以菏泽为中心城市,以能源、交通为依托,加快区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