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联系我们
    • 电话:0533-8795695
    • 手机/微信:138 5333 5695
    • 微信公众号:sdgqchcpncom
    • 客服邮箱:chcpn@chqbxs.com
    绘就五年发展大计 共同谱写幸福民生
    2012-01-09 16:59:47 290964
  • 收藏
  • 管理
     

    编者按:

      这几日,我市各区县正在相继召开党代会。党代会除了审议通过区县委工作报告,规划未来五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思路和工作目标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由党代表选举出新一届的区县委领导班子。

      点击一份份党代会工作报告,发展大计、民生利好跃然纸上。未来五年,各区县将采取哪些民生措施?对百姓意味着什么?这些民生利好措施如何落到实处?本报记者对新当选的区县委书记进行了专访。

    建设“幸福张店”共创美好生活

    ——记者专访张店区委书记王咏

      “全面建设幸福张店,就是要通过全区上下的不懈努力,让每一个勤劳善良的张店人切身感受到工作更理想、收入更富足、环境更宜人、身体更健康、心情更舒畅、生活更美好,让张店人民感到幸福、感到自豪、感到力量、感到信心。”这是在1月6日召开的张店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张店区委书记王咏提出的一个总体发展思路。他说:“我们的总体目标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统筹发展、共建共享的原则,以产业富民、创新为民、生态益民、文化惠民、法治安民为重点,努力打造现代产业之城、创新创业之城、生态宜居之城、文化教育名城、平安和谐之城。让每一个老百姓都能享受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成果。”

      王咏告诉记者,未来五年,他们将从产业结构、创新创业、文化教育、生态宜居、平安和谐5个方面着手,围绕着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开展工作,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各项工作有所突破和创新。建设现代产业之城是他提出的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概念。他说:“到2016年,我们的目标是地区GDP要突破1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60亿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0%,基本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都市农业为补充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成为具有区域性重大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示范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围绕着这一目标,他说:“我们在建设现代产业之城的基础上,将尽一步加快工作步伐,力争在几年之内,将张店建设成为创新创业之城、生态宜居之城、文化教育名城和平安和谐之城。  

      采访中他告诉记者,今后,围绕建设幸福张店,他们将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工业进园区”,集中做大做强东部化工区、张店经济开发区、淄博科技工业园等功能板块;加快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使农业这个“小产业”也能取得大发展获得高效益。 

    建设特色鲜明的“新型城镇”

    ——记者专访淄川区委书记杨洪涛

      如何让全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是刚刚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淄川区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的中心议题,淄川区委书记杨洪涛说,近年来,淄川区做了大量保障改善民生的工作,但幸福是历史的、动态的,人民群众对幸福的追求是不断提高、不断发展的。能否顺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和新企盼,丰富幸福内涵、提升幸福品质、做响幸福品牌,是淄川新一轮发展肩负的重大使命。

      谈起未来的发展,杨洪涛说,淄川区将把城乡统筹发展作为城乡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按照规划覆盖到每一寸土地的原则,编制完善各级各类规划,努力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在科学确定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加快构建“中心城区、中心镇、中心村”三个层次的现代城镇体系。

      “民生大于天,幸福最关情”。对于未来五年的发展,杨洪涛充满了信心。淄川区将进一步完善民生保障体系,让人人拥有可靠稳定的好保障。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服务,优化创业环境,实现城乡群众充分就业。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真正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

      要调整收入分配机制,逐步缩小城乡、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促进社会财富公平分配。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推进城乡居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工作,逐步在制度全覆盖的基础上实现参保人员的全覆盖,让人人享有社会保障。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逐步提高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等保障标准,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多渠道增加保障性住房投入,健全完善以公租房、廉租房、经适房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不断满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让人人拥有均等完善的好服务。杨洪涛说,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教学水平。  

    建设“活力博山 魅力山城”

    ——记者专访博山区委书记许冰

      “调结构、强投入、惠民生、促和谐,加快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努力建设以富裕、生态、文化、幸福、平安为标志的活力博山、魅力山城。”这是博山区委书记许冰在中国共产党淄博市博山区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的今后五年全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许冰说,展望博山未来的五年,发展前景令人振奋,发展任务异常艰巨,需要牢牢把握宏观环境的新变化、发展阶段的新特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担当意识,把握关键环节,抢抓发展机遇,奋力开创老工业区科学发展新局面。

      “要把解放思想作为推动老工业区全面振兴的第一先导,要把创新驱动作为推动老工业区全面振兴的核心战略,要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推动老工业区全面振兴的根本目的,要把党的建设作为推动老工业区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许冰认为,今后五年必须坚持内涵为主,提质增效,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总量提高,全力建设富裕博山;坚持开发与保护协调统一,深入推进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全力建设生态休闲博山;坚持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着力激发持续发展内生动力,全力建设文化博山;坚持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步,大力实施富民安民惠民工程,全力建设幸福博山;坚持创新管理与强化服务结合,继续夯实基层基础,全力建设平安博山。

      许冰强调,今后将全力加快富民增收步伐,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优质公共服务。“民生幸福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把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加快民生事业发展,全面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每年都有新提高。”

      让周村人民更加幸福

    ——记者专访周村区委书记韩昆山

      “建设‘富而强、精而美’的幸福周村,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也是全区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一奋斗目标,坚持以幸福为导向,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用发展创造幸福、用幸福评估发展,提高群众满意度、增强群众幸福感……”这是在周村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上,韩昆山作大会报告时提出的“幸福周村”的美好愿景。

      韩昆山介绍说,建设“富而强、精而美”的幸福周村,是区委在深刻分析周村发展所处历史阶段、时代背景和区域特征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核心任务。

      随着“十二五”新一轮科学发展的大幕开启,随着蓝黄经济区、省会城市群、淄博新区、文昌湖旅游度假区等省市重大区域战略的加快实施,周村老工业区和百年商埠的区位优势、人文优势、产业优势、环境优势日益凸显,正处在一个转型升级、蓄势待发、振兴崛起的难得机遇期。

      在推进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周村区要进一步彰显“舒展、大气、精致”的城市个性特色。韩昆山表示,将加快城乡统筹一体化步伐,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联网、共享,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让每一个生活和工作在周村的人都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

      韩昆山告诉记者,未来五年,要发挥周村的文化特色,积极创建省级文化强区,努力把周村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不断提升文化的感召力、影响力和创造力。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这也是韩昆山最重视的问题,未来五年,要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全力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更大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社会管理创新,让全区人民学有优教、劳有多得、病有良医、老有善养、住有宜居,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建设生态和谐文明的现代化临淄

    ——记者专访临淄区委书记毕荣青

      “建设生态和谐文明的现代化临淄,是临淄区新一轮发展的更高定位,是全区人民的共同企盼。”在近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临淄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中共临淄区委书记毕荣青说。

      在谈到未来五年的发展时,毕荣青满怀信心地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左右,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5%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35%以上;城市综合功能、品质形象明显提升,城镇化率达到63%以上;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持续和谐稳定。到2016年,全区经济实力更加雄厚、产业结构更加科学、生态环境更加优化、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生态临淄、和谐临淄、文明临淄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建设生态和谐文明的现代化临淄,必须强力推进环保节能”,毕荣青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强调。今后,临淄将下最大的决心,用最硬的措施,大力度推进生态建设,还临淄人民一片“碧水蓝天”。

      健康发达的经济是建设现代化临淄的基石。毕荣青说,临淄区将坚持高端高质高效的产业发展方向,扩大增量与调优存量并重,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着力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

      城市不仅集中展现着一个地方的发展水平,更直观反映着当地的文明程度。毕荣青说,临淄区将坚持高强度投入、大手笔推进,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能级。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软实力”正逐步成为发展的“硬支撑”。临淄区将突出思想引领,凝聚文化力量,推动以齐文化为代表的先进文化繁荣发展,努力培育新时期的“临淄精神”。

      打造实力桓台 建设幸福城乡

    ——本报记者专访桓台县委书记王可杰

      在昨日结束的中共桓台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新当选的县委书记王可杰谈到未来五年发展时强调说:“打造实力桓台、建设幸福城乡,是城乡统筹、建设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示范县的具体实践,是在新起点上推进科学发展、富民强县的两大战略任务。”

      为实现这两大战略任务,王可杰具体描绘了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实力更加凸显。到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45亿元,税收过百亿,地方财政收入超4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在“十一五”末基础上实现翻两番,力争突破5000亿元,经济总量、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发展更加科学。传统产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新兴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到2016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2.7:59.2:38.1,新兴产业占工业比重达到3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到39.5%以上,发展质量、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社会更加和谐。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管理机制更趋完善,城乡群众享有更加优质均等的公共服务,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更加安定有序、文明和谐、充满活力。

      文化更加繁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全覆盖,文化产业形成特色规模优势,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普遍提高。

      生态更加文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万元GDP能耗,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排放量逐年降低削减,环境质量全面改善,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景更秀,生态环境更加优美。

      人民更加幸福。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救助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到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2万元,城乡群众生活殷实、保障无忧,更加幸福美满。

      王可杰满怀信心地说:“我们要将两大战略任务有机统一起来,把提升百姓福祉贯穿打造实力桓台始终,把建设幸福城乡的过程转化成打造实力桓台的强大动力;我们要用打造实力桓台、建设幸福城乡统一全县上下的思想,凝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抢抓新机遇,主动应对新挑战,努力把桓台各项事业推向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开启富民强县新征程

    ——记者专访高青县委书记徐培栋

      “今后五年,是高青实现赶超跨越的战略机遇期,也是一个大有作为的黄金发展期。以城市化为统领,以工业化为龙头,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全力推动社会转型进步和工业强县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加强生态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建设开放和谐秀美的新高青。”这是在1月6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高青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高青县委书记徐培栋对高青今后五年发展提出的总体思路。

      “建设开放和谐秀美的新高青,要义在发展,根本靠发展。”徐培栋指出,要以城市化为统领,以工业化为龙头,“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进程。

      坚持工业强县。按照建设黄河三角洲“一园三基地”的总体布局,以县经济开发区为主战场,统筹园区经济、油区经济、镇域经济,坚持高效与生态相统一的发展模式,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植壮大新兴产业,着力构建高端高质高效的新型工业化产业体系。到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翻两番,达到800亿元,力争突破1000亿元。  放大生态优势。按照“一环两带五湖四脉”的城市布局,打造对周边有吸引力的城市定位,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功能配套,突出“水绿泉”特色,强化城市龙头作用,积极推进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努力把高青建设成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养生宜居的国家园林城市。

      发展品牌农业。以山东黑牛产业作为构建高青大循环农业产业体系的龙头,以品牌农业为主线,全面推进“十大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优化人才配置。完善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三化”体制,加大以城带乡、以工助农力度,促进生产要素在农业和非农产业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合理优化配置。

      面对未来五年奋战,徐培栋信心百倍地说:“建设工业强县,进军全省县域财政实力五十强,为建设开放和谐秀美的新高青而努力奋斗!”  

    魅力沂源 幸福宜居山水城

    ——记者专访沂源县委书记苏星

      中国共产党沂源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1月6日盛大召开,大会吹响了沂源县“振奋精神 凝聚力量 开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的冲锋号。

      据沂源县委书记苏星介绍,今后五年沂源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加快发展高端工业、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在“转方式调结构”上,苏星说:我们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举。俗话说“船大抗风浪,船大好远航”,为打造沂源工业的“航母”,我们在做大做强医药产业集群和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基础上,新培植高分子产业集群,培育新能源产业集群。科技创新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由之路,也是走内涵发展路子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县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家、院士工作站4家,是全省最多的县。

      采访中苏星告诉记者,抓好结构调整,是当前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课题,可以说是无止境的,应该逐步深化。在今后的农业发展中,我们将融入文化元素,走内涵发展的路子,积极发展创意农业,在农产品生产、农事节庆活动、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等环节融入文化元素,培植新兴农业增长点。按照全功能性大农业的发展思路,规划建设苹果主题公园和荆山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打造生产观光体验一体、多产业融合的农业休闲观光园区,进一步彰显沂源的果乡特色和品牌内涵。

      近年来沂源旅游业发展蒸蒸日上,为了走活旅游这盘棋,苏星介绍说,沂源县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突破薄弱环节,增强发展活力,让文化旅游成为沂源的“名片”。而且,为了将“生态”这一“金名片”这一优势放大,沂源县将发展的主色调定为“绿色”,即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一切决策都围绕着生态而定。高起点规划建设城市核心建筑群和地标性建筑,打造山河湖一体、人水绿交融的生态宜居山水城市。



    上一页:美丽蝶变看官庄 下一页:“名不符实”高青农民喜欢种养“四不像”
    全部评论(0)
     
    网页即时交流
    QQ咨询
    咨询热线
    020-28998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