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联系我们
    • 电话:0533-8795695
    • 手机/微信:138 5333 5695
    • 微信公众号:sdgqchcpncom
    • 客服邮箱:chcpn@chqbxs.com
    汇聚齐鲁文明 再创世纪辉煌
    2010-07-20 02:52:46 290674
  • 收藏
  • 管理
    百年如歌  金声玉振
                                                                                                                 ——山东博物馆发展简史  
             齐鲁多文物,年来益发扬。
      网纹成化石,木舰出河床。
      解放战争烈,工农跃进强。
      今朝新孔孟,气象更堂堂。
        1959年2月郭沫若先生参观完山东博物馆后,感慨万端,欣然命笔,写下了这首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古体诗。

        作为中国最早的博物馆之一和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伴随着近代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山东博物馆悄然度过了百年华诞。它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909年(清宣统元年)山东巡抚袁树勋上奏清政府,获准在山东省图书馆内创办“山东金石保管所”。其任务是“凡本省新出土之品与旧拓精本,博访兼收”。这是国内省级地方政府创办的第一所具有博物馆性质的机构,坐落在济南风光秀丽的大明湖西南角的遐园。
        ——1953年10月,山东省文官会的陈列、文物保管部分与省自然博物馆筹备处合并,正式成立博物馆筹备处,1954年8月,被文化部文物局确定为省级地志博物馆的试点单位。馆舍利用了“济南广智院”及“世界红万字会济南母院”旧址,俗称“东院”、“西院”。广智院由英国浸礼会牧师怀恩光于1904年创建。世界红万字会济南母院是1942年建成的儒、佛、道、基督、伊斯兰五教合一的宗教团体驻地。新中国成立后,金石保存所、广智院、济南道院均为山东省人民政府接收,后拨交山东省博物馆。成立于1948年的人民政府“胶东古代文物管理委员会”收集的历史文物,也成为山东省博物馆的主要藏品来源。“东院”辟为自然陈列室,“西院”辟为历史陈列室。1956年2月,《山东地志陈列》在山东省博物馆西院正式对社会开放,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举办的第一个大型的地志陈列,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在“文革”前开放的十年中,山东省博物馆接待了国内外100多万观众,被评为红旗馆,成为全国学习的样板。
       ——20世纪90年代,根据我省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需要,省委、省政府决定建设一个新的博物馆。新馆选址确定在千佛山北麓,征地50亩,于1991年8月1日正式奠基,1992年10月主体工程落成。主体建筑占地3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跻身当时国内大型博物馆行列。建筑采用现代建筑结构与古典传统庑殿顶建筑形式相结合的风格,成为省会济南的重要文化建筑。
       ——进入新的世纪,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山东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与外省博物馆相比,山东博物馆陈列面积偏小、展厅布局不合理、服务功能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日渐突出,因此,建设一座与山东经济文化大省地位相匹配的现代化新博物馆的呼声也愈来愈高。2005年,省委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省委宣传部、省政府办公厅、省发改委和省建设厅四部门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省城重点文化设施建设意见,将山东新博物馆列为首批重点建设项目。2006年5月1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第67次常务会议确定建设山东新博物馆。省委、省政府从战略全局出发,协调各有关部门,在用地、立项、建设、资金等各方面开辟“绿色通道”,予以大力支持。2007年12月29日山东新博物馆奠基,2008年4月全面开工建设,2009年1月主体结构封顶,2010年4月底完成施工,5月18日正式试运行。山东新博物馆的建成,标志着山东文物博物馆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从金石保管所、广智院到省博千佛山馆开馆,再到经十东路新馆建成,山东博物馆从无到有,从简陋的楼房到现代化的建筑,其前后百年的历程,是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真实缩影。
        山东博物馆是山东省文物及自然标本的收藏中心,馆藏历史文物11万余件,自然标本8000余件。其中一级藏品1388件,藏书12万册。馆藏历史文物设青铜、书画、陶瓷、服饰、善本古籍、工艺杂项等专项。史前部分有距今四五十万年的沂源猿人头盖骨和牙齿化石。馆藏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陶器具有一定的规模体系,有精美的彩陶、黑陶,特别是胎壁薄如蛋壳,制作精美,为国内仅有。商周时期文物也是山东省博物馆的收藏特色,商亚醜铜钺、西周颂簋、西周裸人铜方奁代表了馆藏青铜器的水平;收藏的2000多片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甲骨,是研究商代历史的重要资料。1976年临沂银雀山西汉墓出土的大批竹简归于馆藏,其中《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不但解决了孙武、孙膑身份的千古悬案,也成为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一项重要收获。山东地区的汉代画像石资料十分丰富,省博物馆则陆续收藏了一批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颇高的精品。不但有东汉元和二年这一中国最早纪年的汉阙,也有新近在工程建设中出土的画意精彩的长清大街画像石墓和美轮美奂的东平彩色画像。石刻造像文物,西汉河平三年麃孝禹碑、东汉梧台里石社碑、北魏高庆碑、高贞碑、北魏孝昌三年弥勒像、北魏贾智渊造像、东魏带背光蝉冠菩萨像等,都是历史累见著录的著名碑刻造像。服饰以明鲁王朱檀墓出土和孔府旧藏为主,不仅等级较高,而且保存良好,特别是孔府旧藏的明清衍圣公官服,更具有“天下第一府第”的特殊地位,弥足珍贵!书画中则不乏汉代帛画、隋代壁画、唐代敦煌写经、宋元书画等精品。
        山东博物馆一直高度重视文物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列的重要科研成果。在1954年至1980年期间,山东博物馆作为当时山东唯一的省级文博机构,承担着山东境内地上地下文物的保护工作。这一时期,开展了大量田野调查,进行了一系列考古发掘。收藏了大量珍贵出土文物,为省博物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0年,考古部、文物管理部单独建制,成立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省博物馆浓厚的学术氛围,造就了许多著名的学者,发表了《中国古代货币通考》、《双行精舍书跋集存》、《山东嘉祥武氏墓群石刻研究》、《临淄郎家墓和国子墓的年代与墓主问题》、《诸城凉台孙琮画像石墓考》、《山旺昆虫化石》、《安丘董家庄汉画像石墓》、《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龙山文化蛋壳陶模拟考古试验》等一批有影响的论文和专著,这些专著和论文在各自的学术领域都达到了国内、国际的领先水平。
       在不断丰富和提升馆藏文物和自然标本数量和质量的同时,山东博物馆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需要,推出了数以千计的文物展览,同时承担了省会城市主要的文化艺术展示活动。丰富多彩的展览,满足了广大观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2008年6月14日文化遗产日,山东博物馆正式向社会免费开放,在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和发挥公益性文化设施作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沧桑百年,山东博物馆承载着齐鲁文明博大精深的历史内涵,崭新鲜活的山东新博物馆支撑起华夏文明的发展与传承。在新的历史时期,山东博物馆必将以一流的展馆、一流的展览、一流的管理和一流的服务,迎接世界各地的宾朋,让世界了解山东,让山东走向世界,为山东文博事业谱写新的篇章。(执笔:钟宁)

    天圆行日月   地方载春秋
    ——山东新博物馆建设巡礼
        山东省新博物馆建设项目,是山东省“十一五”重点项目和第十一届全运会配套工程。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重视和关心下,新馆于2007年12月29日奠基,2008年4月开工建设,历时两年多的紧张施工建设,已经全面建成并正式向社会开放。
        新馆建筑座落在济南燕山立交桥以东、经十东路以北,省奥体中心西北,占地210亩,建筑面积8.29万平方米;整体外形“天圆地方”,高大、雄伟、壮观,它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品味、现代化的建筑风格、浑然一体的艺术格调,铸就成济南东部新城一道新的亮丽风景。
    广采博纳的智慧结晶
        建筑本身即是艺术,设计是其重要的基本环节。为吸纳全社会的智慧,做好新馆建筑设计工作,2006年6月17日,新馆建筑设计方案面向国际公开招标,国内外81家设计单位积极参与。经过领导、专家和社会的广泛论证、评议,从众多设计方案中评选出3个优秀方案和6个合格方案。新馆建设指挥部根据省领导要求和专家意见,组织竞标单位对9个入选的方案进行了8轮的深化设计,遴选出4个设计方案向社会公示。新馆设计方案公示后,采取了现场投票、电话投票、书信投票、网上投票的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参与投票的人遍及全国各地,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4岁,形成了全民参与的火热局面。2007年12月,在公示评选基础上,历经30余次的修改完善,新馆建设领导小组最终确定了山东新博物馆目前的建筑设计方案。
    新馆建筑设计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气势宏伟,拔地而起,巍然屹立,寓意齐鲁文化博大精深,体现了齐鲁儿女开放、沉稳的个性和昂扬向上的活力。顶部穹顶寓意泉水是省会济南的象征,以“趵突”喷涌为代表的泉水、泉韵、泉文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寓意着山东经济的腾飞,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精心打造的安全高效示范工程
        新馆建设之初,新馆建设指挥部就以“鲁班奖”和“詹天佑奖”为建设目标,向这两项国内建筑管理施工和科技设计应用的最高奖项发起冲击,这在国内新建大型公益文化建筑中尚属首例。为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新馆工程靠制度管理,按程序决策;认真落实工程质量、安全规定,坚持每周一次的工程质量、安全检查制度,每周召开质量、安全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坚决将质量隐患和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坚持公开、透明、廉洁的原则,公开招标,从材料、设备的源头入手,严把质量关;主动邀请审计、纪检、检察院等监督部门全程参与,自觉接受各职能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严格财务管理,坚持每周进行财务审计,管好用好建设资金;建设指挥部全体工作人员按照专业分项工程,从招投标到工程验收实行全程负责制,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与考核奖惩紧密联系,为工程的顺利、高效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新馆工程自开工到全部完成土建任务,前后30个月时间,比预定正常工期提前近10个月。在济南市历次开展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例行和临时检查中,新馆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均得到一致好评。主体结构完工后,被评选为“结构杯”工程。建设部领导专程来新馆工地检查指导工作,对建设质量、建筑水准等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
    传统与时尚的建筑布局
         山东新博物馆以弘扬齐鲁文化为己任,以突出博物馆的服务功能为主旨,以大力打造地标性文化建筑精品为目的,秉承科学发展理念,将文化传统、时代特征和科学精神等元素融为一体,继承传统,着意创新,实现了传统与时尚的有机统一。
       博物馆主体建筑位于地块中心,环绕主体建筑布置广场、文化铺地、绿地等辅助单元,整体规划壮美有序。博物馆主入口面对城市主干道经十东路,宽阔的入口广场适合举行重大活动和聚会,入口两侧的文化广场以及雕塑、绿地有效的避免了广场的单调性,为市民营造出愉悦的文化休闲空间。博物馆东侧与建筑中心轴线平行设20米宽的贵宾通道。行政管理出入口设置在建筑的北侧,同观众分离。观众车行出入口主要集中在用地东北侧,西北侧设置疏散出入口,充分实现了人车分流。
        新馆外形呈方形结构,取“天圆地方”之意:体高74米,顶部为银白色圆形展厅;立方体建筑四角采用模数化切削,外墙采用超大尺幅山东泰沂山脉独有的雪花青石干挂,体现出山东厚重的文化积淀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特质。新馆内部布局因各单元位置、功能不同而富有变化:大台阶展厅,雄伟、壮观,把整个空间引伸为天地的设计主题;大厅中央顶部设计为一块晶莹剔透的玉璧,形成大厅的中心装饰,使人有穿越时空的感觉;围绕大台阶为18根圆形立柱,是联系整个空间的主要装饰,寓意为传说中的天之柱;柱头上祥云浮雕代表连接天空,浮雕的材质、大小与柱身一致,与柱身交接处是通过渐变的手法交融为一体。内部装饰色调以黄色为主,简洁明快,喻意奔腾的黄河和吉祥、发展、进步的齐鲁大地。
         为做好服务工作,新馆内部服务单元分为七大部分:陈列展示区、藏品库房区、业务科研区、综合服务区、安全保卫区、行政办公区、广场及配套设施。陈列展示区是重点区域,由山东石刻艺术馆、齐鲁名人馆、山东文物精品馆、山东通史馆、山东考古馆等主要展馆组成,目前共有山东历史文化展、佛教造像展、汉画像石展、孔子文化大展、馆藏书法展、馆藏绘画展、明代鲁王展、考古展等常设展以及山东鲁绣精品展、木板年画精品展、十一届全运会回顾展、故宫精品文物展等临时展览共12个展览、15个展厅面向观众开放。综合服务区设有4个功能厅,分别是交流展览厅、学术报告厅、青少年实践活动厅和文化艺术品展示厅。
         新馆主体建筑外部的配套工程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新馆广场地下建有文化休闲街,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娱乐空间,满足周边居民及参观者的休闲、游览及消费需求。地上齐鲁文博中心广场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以景观意境为线索,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运用轴线布局,按不同功能来分割空间,是一个多功能的、集集会与文化休闲为一体的广场。
        在非开放区的藏品库房部分,充分利用先进的保护、收藏技术,区分有机和无机文物藏品的保存环境,防火、防盗、恒温恒湿,大大提升了文物保藏的科技含量和环境条件。
    绿色科技的建筑典范
         山东新博物馆在规划建设设计之初,就秉承科技、绿色、环保公益性文化建筑的理念,在环境保护上下功夫,努力建设高科技含量的优质、示范工程。
         新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被列为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推广项目,系统容量450千瓦,年发电量达56万千瓦时,是国内公益性文化建筑中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能够满足新馆日常办公照明、主体及广场的夜间景观照明需要,每年可节省标准煤200余吨,减排二氧化碳500余吨。
        新馆建筑主体四角景观水池作为空调系统水循环冷却媒介,替代原设计中的36台冷却塔,节约设备投资近300万元,节约屋面冷却塔设备安装面积400余平方米。这一设计和应用在国内属首例,既节省了大量投资,又降低了运行能耗,增加了建筑的美观程度,现已申报省级研究课题和国家专利。
        新馆展厅、办公及公共区域,夜间景观照明等广泛应用新型LED半导体照明技术。LED光源以其高效节能,使用寿命长的特点,成为新馆科技成果应用示范的又一亮点。
         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真正要领略一番山东新博物馆的建筑风采,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还是亲身到新馆来走一走,看一看。(执笔:邢亚光)
    引领博物新潮   再现历史风华
    ——山东博物馆重点展馆赏析
        泰山在这里崛起,黄河从这里入海,孔子在这里诞生,这是对山东自然与人
    文的凝练描绘。山东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在文字萌芽、国家起源、中华传统主流思想文化的形成诸方面做出过突出贡献,展示富有齐鲁文化特色的各类文化遗产、打造富有山东特色的展览陈列成为山东博物馆肩负的重要使命。
    《山东历史文化展》
    《山东历史文化展》是山东大地从远古洪荒时期一直到明清朝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各方面发展足迹的系统展示。
       在史前展厅,通过高科技手段复原了远古人类的生活环境,山东先民用自己勤劳和智慧的双手,最早在山东大地上播下了文明的种子。展览通过文物展示、模型复原及多媒体声光效果营造了早期人类生活的生动场景,把观众带入了遥远深邃的原始人类的生活中去。早在四五十万年前的远古时期,沂源猿人就生活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这些文化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物,无论是彩陶、白陶、黑陶等陶器,还是工艺精湛的玉石器,乃至雕刻精细的骨、牙、蚌器,代表了中国乃至世界的最高的工艺水平。
        第二展厅展示了商周时期的山东,跨越一道充满狞厉之美的饕餮大门,象征着山东进入了青铜文明时代。商周时期的山东方国林立,青铜器盛行,各方国发现的形制各异的青铜器成为这个展厅最大的亮点。展厅内按比例复原了一座商代青州苏埠屯大墓模型,墓中出土两件大型铜钺,一件上刻有“亚醜”铭文,格外引人注目。山东还是商代甲骨收藏数量最多的场馆之一,著名金石学家罗振玉的旧藏以及加拿大传教士明义士的藏品尽藏于此。
        在春秋战国大变革的时代,齐文化绽放异彩,科技成就遥遥领先;鲁国作为礼仪之邦,为世人所称道。展厅内制作了一个齐长城的复原场景。齐长城是我国最古老的长城之一,始建于春秋齐桓公时期,完成于战国齐宣王时期,全长一千多里。
       齐鲁大地上还活跃着以孔子儒家思想为代表的诸子百家,“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兵圣”孙子以及墨子、荀子、孙膑等一大批思想家、军事家诞生在齐鲁大地,使山东地区成为中华传统文化起源和发展的重要的标志之地。
        《山东历史文化展》第三展厅主要展示山东地区从秦汉至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史,分为神秘东方——秦代、儒雅典范——两汉、南北交融——魏晋南北朝、盛世气象——隋唐、独领风骚——宋金、财富运河——元明清。通过秦泰山刻石、汉代诸侯王墓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东晋王羲之的书法艺术、隋代墓室壁画、隋代双体船、金代白釉加彩俑、明代运河漕船、明清运河文化等经典标识,勾勒出秦汉至明清时期山东发达的经济和昌盛的文化。
    《汉代画像艺术展》
       汉画像石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是汉代人以石为地、以刀代笔雕刻在墓室、祠堂、门阙等建筑物上的石刻艺术品。作为我国古代为墓葬礼俗服务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汉画像石刻融神话传说、风土人情、历史故事于一体,主题鲜明,深沉雄大,体现了大汉帝国的时代特色和豪迈情怀。
         汉画像石的内容十分丰富,几乎涵括了汉代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方方面面,被誉为“汉代历史的画卷”。山东是全国汉代画像石分布地域最广、发现数量最多、延续时间最长、题材内容最丰富、雕刻技法最多的地区。在发现的画像石祠中,著名的嘉祥武氏祠、长清孝堂山郭氏祠、金乡朱鲔祠堂、嘉祥宋山小祠堂都为目前罕见的遗珍,沂南汉墓、安丘董家庄汉墓等同样是汉画像石墓中的杰出代表。
      如此丰富的汉画像石资源无疑是山东新博物馆的巨大财富,这次展览汇集了临沂、滕州、嘉祥、长清等地的画像石达到200余块。这些史诗般的灵石,凝聚着汉代工匠们的惊人想象和卓越创造,他们神奇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为千余年后的人们解读汉代、品味山东提供了宝贵的源泉。
         展览按照展品题材分为“辉煌汉画”、“天界仙境”、“现实生活”、“忠义孝行”四个部分,生动展现了山东地区的汉画艺术。
        著名的嘉祥武氏祠汉碑及汉画像石群的精彩展示、长清大街画像石墓复原场景、沂南北寨汉墓3D复原、东平汉墓壁画的展出,都给观众带来极大的视觉冲击。在那些夸张流畅的线条中,在那些瑰丽奇特的想象里,汉代人的精神气质缓缓呈现。留恋其中,或欣喜若狂,或扼腕长叹,让人在与博大精深的汉代文化交流中获益匪浅。
    《山东佛教艺术展》
        北朝时期,随着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进入山东,佛教也开始了广泛传播,山东各地广建寺院,捐建造像之风盛行。青州、诸城、临朐、博兴、广饶等地出土的佛教造像不仅数量多,而且保存好,雕刻技法娴熟,很多造像上还保留了彩绘和贴金,十分珍贵。这些造像是山东地区北朝时期佛教兴盛的历史见证。《山东佛教艺术展》以“山东样式”佛教造像的孕育、形成、成熟,到佛教造像的大规模的破坏,再到佛教造像在今世的大量出土为脉络,通过“佛像的生、灭、再生的历程,丰富的展示了文化的波动赋予这些造像的历史之美、普世之美。
        展览除了展示珍藏于山东博物馆的北魏孝昌三年弥勒像、北魏贾智渊造像、东魏带背光蝉冠菩萨像等,而且从青州、济南、惠民等地借调珍贵佛教造像文物40余件。这些产生于佛教繁荣期的艺术品曾经远渡重洋,以其散发出的独特魅力,征服了世界各地的艺术品爱好者和普通民众。
    专业灯光的运用是本次形式设计的亮点,展览充分考虑到观众的内心感受,在保留部分宗教信仰氛围之外,尽量以灯光的设计营造出明快而宁静、神圣而亲切的感觉,满足观众的艺术审美和历史认知感。
    《孔子文化大展》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也是一位世界文化巨人,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深刻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社会历史进程,并且成为世界上影响最广泛而深远的思想家。千百年来,人们用不同的方式纪念孔子,后世学者更是将孔子思想之精髓发扬光大、生生不息。
         用不一样的形式向观众展示和解读孔子文化,是山东新博物馆策划《孔子文化大展》一次新的探索。展览紧紧围绕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这个中心,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向观众娓娓述说孔子的生平和思想,描绘孔子从一个生活困苦的凡人向精神领袖演变的过程,引导观众进入中华传统思想的深邃境界,进行一次心灵的朝圣之旅。展览中历代丰富的祭孔文物精品、孔府珍藏历代艺术品、服饰、生活实用器皿等,琳琅满目;模型、场景使观众更加深刻的了解三孔圣迹,也让更多无缘曲阜三孔圣迹的观众通过这些模型和场景感受到我国历朝历代对孔子及其思想的至高尊崇。
    《明代鲁王展》
    《明代鲁王展》分为“王事礼仪”、“生活起居”、“文房珍宝”、“出行仪仗”四部分,展示的是号称“明代第一亲王陵”的鲁荒王朱檀陵墓中发现的冕冠佩饰、家具服装、笔墨纸砚、琴棋书画、彩绘木俑等随葬品。
    1970年至1971年,山东省博物馆发掘了明朝第一代鲁王朱檀墓,为研究明初政治、经济、文化等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透过目前我国现存最早的九旒冕、九缝皮弁,华丽的镶宝石金带饰、精美的玉带、玉佩,富丽的戗金漆箱、匣;小巧玲珑造型比例协调的家具模型、实用的石面心朱漆木桌、洪武官窑青白釉瓷器、保存完整的乌纱折上巾、华美的明初亲王的龙袍;玉笔架,白玉洗、水晶镇纸、印章、印盒,以及珍贵的元刻本善本书、唐代的天风海涛琴、明初的围棋、宋葵花蛱蝶图、元钱选白莲图;397件木俑、16匹马俑、三辕和双辕辂车组成的木俑方阵等国宝级文物,再现了明鲁王朱檀短暂但极其富贵奢华的王室生活。
    《考古展》
         1921年河南仰韶遗址的发掘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1930年,为追寻中国文化自己的“根”,第一次由中国考古工作者独立发掘了山东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并出版了中国第一本考古报告。八十年来,山东地区的考古工作不断取得重要成果,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更好的普及考古学知识,提升民众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特别对青少年进行历史文化的启蒙教育,同时展示山东最新考古成果,山东新博物馆带有探索性的策划了《考古展》。展览分为“话说考古”与“考古成果”两大部分,分别介绍考古学的基本知识及山东考古的最新重大成果。
        进入第一展厅,七个标准探方让观众有如进入考古工地现场。探方内复制出古代的地层及考古发掘中经常遇到的古代遗迹、遗物。现场摆放一些考古工具,如小车、手铲;考古现场照相的工具:竹梯——铝合金梯子——热气球——航模及飞机拍照等。配合展现一些考古工作人员进行遗迹发掘、绘图、照相等场面。在这一展室中,从欧洲现代考古学的诞生到中国古代金石学,从考古工作的一般程序到最新的科技考古,都做了普及型介绍。
       第二展厅对山东重要考古成果进行了展示。山东地区的考古工作起步早,起点高。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物保护工作长足进展,开展了数百个项目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发掘墓葬一万余座,发掘古遗址约十万余平方米,出土文物十几万件,取得大量的重要考古成果。在这一展室中,观众可以看到新近出土的临淄山王汉代兵马俑群,日照海曲华美而珍贵的丝织品、漆木器,可以看到鲁北地区最新的盐业考古成果,也可以观摩高青西周遗址出土的车马坑的宏大场面。(

    上一页:济南都市圈城际铁路线网初定 按放射状结构布局 下一页:国家文物局:不主张主动发掘名人墓葬
    全部评论(0)
     
    网页即时交流
    QQ咨询
    咨询热线
    020-28998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