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独生子女的增多,适龄青年入伍的动机趋向多元,心理素质和吃苦精神有所下降,为了端正适龄青年的入伍动机,引导适龄青年自觉热爱军营、建功军营,奉献军营,高青县人武部结合本地实际,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活动,从家乡源头上筑牢新兵安心服役的思想基础。
充分发挥高青藉典型的激励作用。高青县历来重视征兵工作,高青籍士兵的军政素质得到了部队的好评,每年都有几十人在部队立功受奖,其中的李洪涛和王俊刚是高青籍官兵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李洪涛当兵4年,创造了我国陆军航空兵“八个第一”,被解放军总参谋部授予“科教练兵好战士”荣誉称号,受到原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同志的亲切接见。王俊刚自入伍以来时刻践行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在2002年7月荣膺第五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称号, 2007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接见一至十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时,王俊刚被应邀参加。自10份以来,高青县人武部结合开展的征兵宣传活动,把李洪涛、王俊刚爱军习武、岗位成才的先进事迹制成“高青籍军旅英才”宣传展板,抽调专门车辆、安排人员轮流到乡镇、村庄进行巡回展出,用“看得见、摸的着”的家乡典型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营造“当兵光荣,当好兵更光荣”的社会氛围,激发广大适龄青年应征入伍,献身国防的爱国热情。
请老英雄做革命传统报告。高青县红色教育资源丰富,其中花沟镇胡李村的李振恒,在65年前的抗日战争中,一次战斗就只身歼灭20名日本鬼子,被评为“战斗模范”。2005年9月3日,抗日老战士李振恒应邀赴京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系列活动,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亲自向李振恒等10位老战士代表颁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在传统报告会上,老英雄的发言不时被阵阵热烈的掌声打断。“科技练兵好战士”—李洪涛的母亲董玉英从不同的侧面介绍了李洪涛在部队的成长轨迹,勉励新兵们到部队干一行、爱一行,用实际行动为家乡人民争光。
三是组织新兵到优秀退伍军人企业参观学习。二等功臣、优秀退伍军人宫志利,退伍不退色,先后创办了科达节能、万众科技等高尖端民营企业,成为退伍军人中自主创业的典范。县人武部组织新兵们到公司进行参观,请宫志利介绍在部队取得的成绩和退伍后创业的艰辛历程,总结出没有部队的培养和锻炼,就不可能创造出今日的辉煌,退伍老兵发自肺腑的一番话,使新兵们感触颇深,思绪万千,同时,宫志利向即将入伍的新战友们发出邀请,欢迎大家退伍后到他的公司共同创业,宫志利朴实诚恳的话语引起了新战友的欢声笑语。
组织新兵为现役军属做一件好事。到现役军人家中进行走访慰问,帮助他们解决力所能及的生活困难,了解军属的生产生活情况,从实际行动中体会到党和国家对军属的关心和厚爱,从军属家中了解现役军人在部队的优秀表现和取得的成绩,为自己树立榜样,增强入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新兵了解国家的优抚安置政策。县人武部组织入伍的新兵学习优抚安置条例,了解国家对现役军人和军属的优抚政策和退伍后的安置规定,对批准入伍的新兵家庭挂光荣牌,组织即将入伍的新兵和家长开座谈会,为新兵挂光荣花,召开隆重热烈的新兵欢送会等形式,激发入伍新兵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通过开展以上活动,人们纷纷鼓励批准入伍的新兵:“到部队好好干,争取为咱家乡争光”, 被批准入伍的新兵进一步坚定了参军报国、到部队建功立业的理想信念,决心以李振恒、李洪涛、王俊刚等高青籍先进典型为榜样,一颗红心,两种准备, 到边疆,到哨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奉献自己的青春。()